<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重点专题

        机构编制“12310”电话举报受理范围

        【来源: | 发布日期:2013-05-21 】 【选择字号:

        一、违反国家、省、市有关机构编制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情况;

        二、违反“三定”规定和改革方案中涉及机构编制事项的情况;

        三、违反机构编制管理“五不准”的情况,即不准超编进人、不准擅自设立内设机构和提高内设机构的级别、不准违反领导职数配备的有关规定、不准越权审批机构编制、不准上级业务部门干预下级机构编制事项;

        四、违反机构编制总量控制、各级各类编制分配和使用规定,擅自调(录)、聘用人员的情况;

        五、违反财政统一发放工资的有关规定,虚报、瞒报、假报财政供养人员的情况;

        六、违反机构编制统计规定,虚报、瞒报统计数据和统计数据失实的情况;

        七、其他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情况。

        举报须知

        1、举报需要提供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具体情况,以便及时受理。以举报某单位超编进人为例,举报人需要提供该单位的编制数、实有人数;如有可能,请举报人尽量提供能反映该单位编制数量的文件、反映该单位实有人员情况的干部花名册、工资发放表等。这些材料可以发传真,也可以用手机或者数码相机拍成数码图片发送邮件。

        2、为使举报问题尽快得到处理,缩短受理工作周期,提高受理和办结的效率,建议举报人先向所在地机构编制部门“12310”举报。

        3、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是下达到各单位的,而不是下达给具体人的,涉及具体人员去留和待遇等问题的举报,不属于机构编制部门的受理范围。

        4、实名举报将有利于举报问题的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