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最新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交流平台

        甘肃省多措并举加强文物保护机构队伍建设


        【来源: | 发布日期:2020-07-13 】 【选择字号:

         

           甘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省内石窟、古长城、彩陶、简牍、古文化遗址等文物资源丰富。近期,省委编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特别是视察敦煌研究院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深入研究机构改革后文物管理、保护、研究、修复等机构职能情况,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原则,提高编制资源使用效益,优化文物保护事业单位布局,切实加强文物保护和研究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革命文物管理。甘肃是革命文物大省,现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483处,革命纪念馆73个,可移动革命文物12536件(套),时间上涵盖从大革命时期至改革开放至今的近百年历程,空间上覆盖全省90%以上的县级行政区域。为传承革命文化传统,加强对全省革命文物管理和保护工作的指导,给省文物局增设革命文物处,所需的行政编制从省文旅厅现有行政空编中划转,既实现了编制总量不增,也提高了编制使用效益。

         

          二是加强敦煌研究院专业人才编制保障。敦煌研究院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已发展成为该国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量最多、跨区域范围最广的文博管理机构,国内外最大的敦煌学研究实体,国家古代壁画和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文物局古代壁画和土遗址保护重点科研基地和甘肃省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重点实验室,被誉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典范,也是该省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增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针对研究院高层次文物保护研究专业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的实际,从机构改革收回的事业编制中给敦煌研究院及其所属的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增加部分编制,为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提供编制保障。

         

          三是加强甘肃简牍博物馆编制保障。甘肃简牍资源丰富,现有出土汉简38990枚、秦简442枚、晋简33枚、金属器竹木漆器等其他文物10664件。博物馆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布展面积1万平方米,将于2021年10月建成向社会免费开放。为加强简牍博物馆建成后的运营和管理工作,从机构改革收回的事业编制中给简牍博物馆增加部分编制,有效保障简牍博物馆编制需求。

         

          四是加强文物考古研究工作力量。随着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深入推进,全省文物考古研究业务不断拓展,考古调查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日益增多。为切实加强现有工作力量,撤销省文物保护维修研究所,将其编制连人带编划转到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其承担的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和监理等业务交由社会机构承担。整合划转后,既解决了两个机构间的职能交叉问题,同时优化文物考古研究机构布局,加强了文物考古研究所力量。

         

          下一步,该省将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工作、传承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等重要指示精神,指导市县机构编制部门进一步挖潜创新,优化编制资源配置,理顺管理体制,不断加强基层文物保护机构和队伍建设,为履行文物保护职责、推动建设文化大省提供有力支撑。